;

d

d

绍兴晚报:“双下沉、两提升”儿科主任“下乡”去,病孩不用进城来     来源: 绍兴晚报     2018-10-29

  “下沉”越城区马山镇卫生院两年,市妇保院儿科主任平雯与这里的很多“小病号”及其家长成了“老朋友”。在家门口享受专家随访就医,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马山镇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带娃看病变得越来越方便。

  “今天表现不好呐,都‘老朋友’了,来,张嘴让外婆瞧瞧。”10月17日上午,越城区马山镇卫生院的儿科门诊室内,平雯耐心地和1周岁多的刘一鸣沟通。刚进门诊室时,孩子在外婆怀里情绪不是很好,平雯一开口,他很快平静下来。外婆张女士说,孩子的哮喘有复发的迹象,知道平医生在卫生院坐诊,就赶紧带孩子来看病。

  刘一鸣有个双胞胎兄弟刘一飞。外婆说,因父母外出打工,两个孩子基本都是她和老伴在带。以前,孩子一生病,他们一大早坐公交车到市妇保院,排队、挂号、就诊,回家时已近傍晚。现在,看病再也不用跑城里,在家门口就能挂到平医生的号,当天挂当天看。

  平雯说,2016年4月,她成为马山镇卫生院的一名儿科坐诊医生,两年来,像刘一鸣这样的随诊患儿大约有20个。周三本是她的休息日,这一天的上午,她选择到卫生院坐诊。“以前我很少问病人家庭情况,现在聊得比较多,很多小患者家人都和我成了朋友。”她说。

  小孩黄敏患有慢性病,每到季节变换时哮喘就发作,已住院治疗4次。每次一发病,父母要请假带他到城里的医院就诊,费时费力又费钱,自从平医生到马山镇卫生院坐诊后,一家人轻松不少。

  “孩子哮喘严重时,平医生会与她的同事联系,医院开通绿色就诊通道,我们不用排队,直接就能看病、住院。平医生成了我们的贴心人。”孩子的母亲说。对此,带着1周岁儿子前来复查的叶女士也深有感触。她在上虞区沥海镇上班,开车带孩子到市妇保院看病最快也要40分钟,但到马山10分钟就够了。

  在基层医生看来,专家“下乡”后,卫生院的诊疗变得更规范。马山镇卫生院儿科医生袁华芳说,平医生带来了多种哮喘的早期诊断方法,其中“雾化吸入”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对规范化诊疗有很大帮助。“过去哮喘患儿到卫生院就诊,医生一般考虑静脉用药,实际上‘雾化’处理对慢性病效果更好。”袁华芳说,“下沉”的市妇保院专家还在卫生院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技能培训和儿童哮喘门诊,极大地带动了基层妇产科、儿科等相关科室整体医疗业务水平的提升。

  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小病如何更多地留在基层?平雯在两年多的“下乡”经历中找到答案,那就是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多的时候,儿科门诊一上午要接待100多名小患者。”马山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

  改变的不光是马山镇卫生院。记者从市妇保院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该院先后与马山镇卫生院、袍江医院、上虞妇幼保健院、嵊州市妇幼保健院、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专科联盟医联体关系,每天都有10多名专家“下沉”到各医联体医院工作,从人才下沉、专科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支持。

  来自市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市、县级医院累计下派医务人员1.96万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4667人次。“随着我市‘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化,大医院医生下沉、技术下沉已成为常态,极大地促进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