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d

母乳性黄疸 作者: 0168     来源: 健康教育科     2014-08-07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或近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中,以未结合胆红素

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根据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早晚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在出生后一周以内的母乳喂养儿,又称为母乳喂养性黄疸。

发生原因与母乳摄入不足有关。常见于母亲缺乏喂哺知识、乳头问题、乳汁分泌不足、过早喂糖水而对母乳需求减少及新生儿无效吸吮等。由于摄入不足,新生儿肠蠕动减少,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使胎粪排出延迟,胆红素排泄减少,肠肝循环增加,造成高胆红素血症。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在生后2-3天,高峰常在生后4-5天,与生理性黄疸相似,但胆红素峰值较高,可大于20mg/dl。因生后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对于出生早期黄疸伴有喂养不足史和母乳摄入不足的证据,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多、排尿及排便少,应考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可能,但需除外溶血性因素、感染、缺氧酸中毒、头皮血肿以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理原因引起的黄疸。为预防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应给新生儿尽早开奶,指导母乳喂哺技术,按需哺乳,每侧乳房的喂哺时间不受限制。每日哺乳10次以上,夜间勤喂,限制辅助液体,保证母乳摄入量。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程度,监测血胆红素或经皮测胆红素,对早出院者需追踪喂养和黄疸情况。血胆红素>256.5umol/L(15mg/dl)或有其他高危因素时应间歇光疗,继续母乳喂养。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发生在出生一周以后的母乳喂养儿。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某些母乳成分、肠道菌群和遗传因素有关。

黄疸在出生后7-10天出现,可在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或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高峰常在生后2-3周,持续4-6周甚至更久。大多数新生儿血胆红素205.2-342umol/L(12-20mg/dl),重者可达427.5umol/L(25mg/dl)以上,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注意与感染、肝脏疾病、某些良性遗传性疾病相鉴别。

对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处理原则是防止过度黄疸所致的毒性,又确保母乳喂养成功。一般胆红素<256.5umol/L(15mg/dl),继续母乳喂养,监测胆红素变化;血胆红素<256.5-342umol/L(15-20mg/dl),可暂停母乳3天代以配方奶,血胆红素下降30-50%以后再喂母乳,胆红素仅轻度升高(17-31umol/L),不会达到原有水平,待自然消退。如胆红素>342umol/L,除暂停母乳外应采用光疗。注意结合新生儿的胎龄和日龄等具体情况,密切监测胆红素。胎龄和日龄越小,治疗越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