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医务人员医学人文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引导全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6月6日下午,我院举办了一期医学人文讲座。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王岳副教授应邀作《从医学人文视角求解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的专题讲座。我院中层以上领导、部分医务人员、医联体同仁近3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给医患双方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有些医院采用的如深圳某医院医务人员戴着钢盔上班、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学习防身术远离患者等做法,消极应对医患矛盾,显然是不可取的。如何寻求改善目前不良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和谐已经刻不容缓。讲座会上,王岳教授旁征博引、诙谐幽默,通过大量图片、案例,深入浅出地对当前医患关系、医学人文精神、医疗安全、职业信仰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外因很多,但很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即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针对当今环境下医务人员存在的三大敌人“傲慢、冷门、贪婪”,王岳教授提出了解决之道。他还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三元素“人本、仁爱和公益”,提出“患者至上”、“病人好,我才好!”的鲜明独特的观点,引导进一步思考与认识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服务的目的与宗旨,包括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竭尽全力去帮助病人;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是自身心灵的冷漠;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内容。假如医务人员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开展工作,学会倾听与共情,用微笑温暖患者心灵,相信医患关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持续近3小时的医学人文讲座给在座的医务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全场医务人员的阵阵掌声,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感受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激发了对医患关系更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去践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把尊重、理解、关怀病人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用爱心和行动去感动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打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