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d

中共绍兴市卫生局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作者: boss     来源: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办公室     2009-02-15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市卫生局党委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对象为机关党支部和10个下属单位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6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44个;在册党员1211名,其中长期患病待岗休养党员1名,国内外学习进修党员5名,因身份置换外地流动党员12名,在职党员944名,离退休党员249名,实际应参加活动对象为在职和离退休党员共1193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0名。
    市级部门准备会议召开以来,市卫生局结合年度综合目标考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试点、基建工程项目建设、行风评议问题整改落实等工作开展调研,书面征求市级有关部门对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县(市、区)和基层单位,通过会议座谈、走访群众、实地了解等形式,着重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推动卫生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此次调研共召开座谈会10余次,实地查看了13个市直医疗卫生单位、10余个乡镇卫生院和3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走访居民(农户)20余家,与基层干部、卫生人员和社区居民(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收集到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调研情况看,近几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卫生厅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和建设卫生强市的发展目标,以“改善民生,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尽管如此,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仍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和突出问题,如何积极应对和着力破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本调研报告将着重就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意见和工作措施。
    一、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城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相对集中,区域、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仍不尽合理;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等基础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在群众中的信任度较低;城乡社区卫生人员的素质和队伍的不稳定问题比较突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及可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突出表现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尚缺乏制度保障、公立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公益性质淡化、“以药养医”的状况尚未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等问题。
    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财政投入不足和生存发展问题日显突出。就绍兴市来说,2008年,全市28家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仅占医院总收入的8.05%,其中市本级6家的医院财政补助比例为6.38%。由于近年来药品顺价作价、检查检验收费标准下调,人力成本、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公立医院收支结余不断减少,出现亏损或亏损加剧。据统计,2008年绍兴全市28家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亏损数达22家,亏损率78.57%,市本级有5家公立医院亏损;财政补助后仍亏损12家,亏损率42.86%,市本级亏损2家。为了生存和发展,部分医院出现开“大处方”、作不必要的检查等“趋利”现象,导致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重。同时,一些医疗单位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负重奋进,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实施扩建、改建或易地新建。但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搞建设,加上这些年来医院结余大大减少,偿还能力减弱,债务负担沉重。据市区6家医院的估算,2008年银行贷款余额为5.67亿元。如果仅靠医院自筹解决,其结果必然是以加重医务人员的负担、牺牲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代价,可以强撑一时,但是难以持久。
    (三)社会公共卫生任务日趋加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以及大量人口的频繁流动,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重大疾病防控任务日趋艰巨。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还相对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公共卫生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公共卫生工作保障水平依然偏低,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等。
    (四)医疗卫生自主创新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整合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加强高精尖医学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知名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进重大卫生科技攻关上有待不断加强,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疾病诊治、公共卫生领域和传统医学现代化、卫生信息现代化等方面尚需寻求新的突破和进展。
    (五)干部队伍建设还不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干部队伍科学发展的认识不一,办法不多,步子较慢;人才队伍建设尚需不断探索,还没有形成人才聚集的有效机制;党风政风行风还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建议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建立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保障作用,使人民群众享有费用比较合理、服务比较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省前列,这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结合 “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主题以及 “改善民生,办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具体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着力抓好卫生强市创建,不断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根据《绍兴市创建浙江省卫生强市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对照省政府的卫生强市考核办法、标准和细则,尽早完成申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认真落实省试评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力争2009年底前顺利通过强市考核评估验收。同时,要加强上下联动,指导推动各县(市)的浙江省卫生强县创建工作,力争把绍兴县、诸暨市创建成首批浙江省卫生强县(市)。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卫生投入,加快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在2009年基本完成绍兴市中医院门诊住院楼一期工程、绍兴市传染病后备医院、绍兴县滨海医院等建设,加快推进诸暨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启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院前急救机构建设,全面建成与县(市)联网的120信息调度指挥系统;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联村(社区)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建立“社区管理、全科服务、乡村一体”的服务模式;强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重点实施“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和“中医药攀登工程强化项目”,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龙头作用和在省、市、县三级公益性基本医疗体系架构中的基础作用。
    2.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抓好疾病监测预警,组织实施国家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控项目及诸暨、绍兴县结核病防治全球基金项目,确保全市无重大疫情发生;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全面推进卫生小餐饮、放心学生餐、安全饮用水、无害作业场所、优良医疗秩序五项卫生监督工程,进一步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推进和完善医疗机构量化监督管理;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加强人员、监督监测技术装备配置,完善120急救机构与122、119、110的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综合演练,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强化妇幼保健工作,推进“母婴保健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重点要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市妇保院要积极创建三甲妇保院 ;强化爱国卫生工作,认真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组织开展第二十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深化“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传活动。
    3.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不断推进城乡卫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 2010年度筹资水平全市平均达到180元,最低的县(市)不少于150元,住院补偿比例争取达到40%以上;继续抓好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累计体检率达到60%以上,体检建档率达到90%以上;认真落实面向农民的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达到90%以上;深入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城市医院牵手社区活动”,进一步推动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工作;继续抓好绍兴市卫生强镇(街道)创建活动, 2009年争取再创建10个以上的绍兴市卫生强镇(街道)。
    4.加强卫生科教工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动物、分子生物学、重点传染病、形态学、细胞生物学、生殖遗传、公共卫生检测7个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省、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新申报创建省级医学重点(扶持)学科2个;强化医学科技创新,加大卫生科技前沿成果的奖励力度,完成科技立项30项,成果30项以上;开展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医疗服务质量十大专项检查和第三轮等级医院评审;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采供血管理,确保医疗用血质量和安全,保持无偿献血率100%。
    5.加快中医事业发展,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落实中医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医名院、名科建设和中医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大力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认真抓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高中医药的普及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科普知识普及,组织开展绍兴中医药文化研究和“越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举办越医文化传承研讨会,继续实施“绍兴中医古籍再造工程”。
    (二)着力抓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1.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根据国家的医改总体部署,结合绍兴实际,进一步深化调研,研究制定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建立健全适应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点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支持市级大医院利用学科、人才、技术、管理的优势,开展大小医院间的合作,使城乡社区居民更方便地享受到市级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2.继续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试点单位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改革方案,并逐步扩面推广,建立和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绍兴县要启动改革试点工作,诸暨、新昌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面。其它县市也要积极开展试点。有条件的县(市、区)应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额编制改革试点,着力稳定基层卫生队伍。
    3.积极建立新型医患矛盾调解机制。要深入开展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调处机制研究,在总结诸暨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基础上,参照“宁波解法”,结合绍兴实际,做好政府参谋,制定出台政府规章,适时构建司法牵头、多部门参与、第三方理赔的以人民调解为主体的新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依法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三)着力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卫生行风建设。
    1.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卫生体制机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卫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提高促进卫生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
    2.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进一步加强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局管干部、后备干部、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增强队伍活力;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积极开展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强化对民主党派、工青妇组织的领导;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以规范人权、事权、财权为重点的“阳光工程”,加强对重点科室、关键岗位(管理人、财、物)人员的监督管理。
    3.加强卫生行风建设。组织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巩固行风评议成果;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和廉洁从业教育,全面推进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建立行风工作长效机制;推进政务、院(中心、站、所)务公开工作,深化“三进三常”工作,深化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患者就医环境;切实加强卫生舆论宣传引导,为卫生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而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实现途径
    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卫生事业关乎重大民生的定位牢固确立,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即将展开,卫生改革与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严格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扎实推进,破解难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强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题中之义和实现途径。
    (一)目标要求
    在学习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坚持主要目标,把握基本原则,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特别注重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努力达到四方面的目标要求:
    1.强化科学发展信念,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信念、提升信心,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强化调查研究作用,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断提高综合调查和研究能力,深入基层、直面矛盾,逐步破解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群众呼声强烈的民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
    3.强化开拓创新精神,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和卫生强市创建,找准关键环节,创新改革思路,不断推进卫生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水平。
    4.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研究能力、规划引导能力、政策协调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转化为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服务科学发展的真诚态度,在卫生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走在前列、争当表率,切实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具体而言,卫生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实现五个方面的提高:一是解决对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理解不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是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水平;三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效能;四是解决服务质量和行业作风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五是解决党性观念欠强、理想信念淡化、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各级班子的综合能力。
    (二)实现途径
    1.明确 “一个载体”,即“加快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用这个载体引领整个活动,坚定科学发展信念,直面民生热点问题,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推进卫生科学发展;围绕这个载体组织学习实践,在每个环节精心谋划、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
    2.注重“两个结合”,即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卫生强市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
    3.抓好“三项突破”,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卫生工作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抓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实现全市城乡卫生工作平衡发展上有所突破;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解决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问题上下功夫,在实现药品降价惠民上有所突破;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统领和服务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力水平,在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建立竞争机制上下功夫,在实现干部队伍建设上有所突破。
    4.落实“十项工作”,即举办党员干部学习动员报告会和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读书会,组织围绕“加快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主题开展六个课题调研,组织开展“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系列大讨论和“我为卫生科学发展献一计”活动,建立“民生与卫生”学习实践活动媒体平台;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谈心交心活动和整改落实工作,组织开展“我是一面旗帜,我为党旗增光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民主恳谈和评议会;组织开展机关开放日活动,组织开展成果通报和意见征询测评活动,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