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防治相关知识

2015-06-182307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有3亿~6亿人感染沙眼。它是由A、B、C或Ba抗原型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潜伏期5-15天。沙眼为双眼发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期: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可出现眼睑红肿,结膜明显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浸润,充血、布满滤泡等

  2.慢性期: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

  3.晚期:发生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

(二)沙眼的诊断:WHO要求诊断沙眼时至少符合下述标准中的2条:

    1.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

   2.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3.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

    4.广泛的角膜血管翳。

 (三)沙眼防治:视觉2020行动(SAFE):即手术、抗生素、清洁脸部、改善环境。

  1.沙眼的预防:

  (1)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经常洗手,避免接触传播。

  (2)改善环境,消灭昆虫等传播媒介

  (3)改善居住条件,干旱季节更应重视。

  (4)去公共场所不用他们的毛巾、浴巾等。

  (5)去理发或游泳请到管理比较规范的场所

  (6)出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诊治并规范治疗

   2.沙眼治疗:

  (1)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时应全身用抗生素。

  (2)局部治疗:0.3%氧氟沙星、0.1%利福平、0.1%酞丁胺或0.5%新霉素眼液点眼,4/日.夜间用红霉素类眼膏,疗程最少10-12周。

  (3)并发症治疗:手术矫正倒睫及睑内翻,是防止晚期沙眼导致角膜混浊致盲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