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化学品 向上风向撤离

2015-08-142418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家庭中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石油气、液化气、煤气、各种化学农药、硫酸(洁厕剂)、汽油等。公共场合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有压缩氧气、乙醇、汽油等。此外,学校实验室中也存在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

     在工厂、仓库等储存有大量化学工业原料的场所,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紧急往上风向地区撤离,受伤人员尽可能在撤离后行救治。化学品由于其理化特性,在发生事故时容易发生燃爆、泄漏、挥发,使其影响范围增大,应注意发生事故现场的气味、颜色,一定要防止二次爆炸。

    如果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遭遇危险化学品事故(此类事故多见于载货车辆倾覆、燃爆等)时,现场人员应迅速远离事故发生地,不可盲目封堵、灭火、抢救货物要报警通知专业人员,在事故点设立警示标志,避免伤亡。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如有损伤,应在撤离事故现场或避开事故核心区域的前提下,再进行以下自救:

    1.出血

    可利用衣物、毛巾等行压迫、包扎止血,出血速度快的动脉出血应压迫出血点近心端,出血速度慢的静脉出血应压迫出血点远心端,同时等待医疗救援。

    2.骨折

    由于患肢活动受限,在给予必要的包扎固定后应迅速撤离现场,如无法撤离,可用湿毛巾、湿纸巾等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挥发或燃爆产生的化学品,并用衣物等遮盖暴露的皮肤,等待专业救援。

    3.烧伤

    由于燃爆的化学品溅射引起的毛发、衣物等燃烧,在不了解化学品等性质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用水灭火或使用灭火器,可就地翻滚、衣物扑打,或用泥土覆盖灭火。

    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时千万不要围观。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