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易发生的各种问题中,有些问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新爸妈们了解新生儿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后,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更好地照护可爱的宝宝,使我们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红斑:
出生以后由于光和空气的刺激,第一次洗澡时由于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生充血,充血部位分布不均匀,颇似皮疹。多散布于脸上、躯干部及四肢,为鲜红色,压之褪色,斑与斑之间有正常皮肤,宝宝无不适感,2-3日自行消退,不需要任何治疗。
二、新生儿体重下降:
新生儿早期由于不能立即适应母体外的环境,表现为多睡少吃,吸乳不足,而肺和皮肤又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也相当多,从而导致体重减轻出现体重生理性下降,一般不超过10%,出生后3-4天达最低点,7-10天可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当胎儿娩出后,开始了呼吸,由于体内过多红细胞迅速破坏,而产生大量胆红素。因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在短期内完全排除,致皮肤、粘膜、巩膜逐渐黄染,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自然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四、乳腺肿大及假月经:
无论男女新生儿出生后3-5天,会有乳房肿大,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体内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水平骤减的原因所致,一般2-3周自行消退。女婴有时可有少量血性和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持续1-2天。不需要处理。
五、漾奶和吐奶:
漾奶是指喂奶后从口溢出奶液,量不多。少数婴儿在喂奶后片刻因更换尿布等改变体位引起漾奶,如婴儿一般情况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则随年龄增长漾奶减少,至生后6个月自然消失,属正常现象。
吐奶是奶水多为急速从嘴里涌出,也是小婴儿常见现象,与小婴儿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小婴儿食道略短,不会蠕动,胃容量小,位置比较横,上口即贲门括约肌发育比较差,下口即幽门的括约肌发育较好。因此,新生儿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奶液容易反流表现为毫无表情的吐奶,称为生理性吐奶。
六、新生儿粟粒疹
鼻尖上的“小丘疹” 是由于新生儿的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鼻尖及鼻翼、颊、颜面部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不治而愈,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请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