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因为种种原因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导致他们身体各器官、体重都发育的不是很健全,故早产儿的护理比足月生产的宝宝要更加精细,妈妈肩上的担子也更大。为了早产宝宝的健康,请各位早产的妈妈一起来了解一下早产宝宝的相关护理知识吧。
1.环境要更舒适
新生宝宝需要大量的睡眠,这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早产宝宝尤其如此。给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
由于早产宝宝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宝宝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保持安静,尽可能集中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比如说话轻柔,尤其在靠近早产宝宝时要降低音量。爸爸和妈妈走动要轻柔,避免穿易发产生声音的硬底鞋,避免宝宝突然惊醒,给宝宝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睡眠环境。
2.预防感染要更加强
早产宝宝的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应尽量减少探视,对患有呼吸道感染、发烧、腹泻、皮肤感染等疾病的亲属探访,要婉言谢绝,不让其进入早产宝宝的居室,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给宝宝喂奶时要换上干净的衣服,洗净双手。如果母亲患感冒,应该戴口罩进行哺乳,哺乳之前用肥皂及热水洗手。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换尿布或尿不湿。大小便后用清水来冲洗,保持宝宝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居室要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3.宝宝更需保暖
早产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来说尤其重要。
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宝宝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宝宝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6℃,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早产宝宝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宝宝的体温。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勤测体温,尽量让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37℃。如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体温稳定。体重低于2.5千克的低体宝宝洗澡要慎重,在沐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暖和水温。
4.喂养要更精心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给充足的营养,对于营养素的需求也高于正常宝宝,但这种需求同时和宝宝的生理特点存在着矛盾。
早产宝宝喂养需要妈妈更精心细心。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宝宝应尽早哺乳,特别提醒早产妈妈的是早产宝宝的母乳喂养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体重增长缓慢或母乳确实没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定期营养监测和生长评价,来选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容易发生呛奶。对于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宝贝,在喂奶时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宝贝呛奶或窒息。另外,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易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的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等。
5.婴儿抚触要更用心
父母经常对宝宝进行抚触,会在其大脑中形成反射,促进其智力的发育;还能减少孩子夜间的哭闹,保证其睡眠质量。而且,腹部的按摩也可以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好地促进生长,但对早产宝宝抚触时要更加用心并注意手卫生。
6.出院随访更重要
早产宝宝出院后的最初2—3年是监测和预防严重合并症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生后第一年最重要。生后第一年是婴幼儿生长速率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早产宝宝追赶性生长的最重要的时期。矫正月龄6个月以内是发现神经系统损害(如运动发育迟缓、脑瘫、听力障碍等)的关键时期。矫正胎龄在36周左右是视网膜病(严重时可致盲)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产宝宝定期到我院儿保科体检和随访显得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