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春节 生活方式也需“节”

2017-01-262505

                      宝宝过春节   生活方式也需“节”

    春节即将来临,每年这个时期,家长带着孩子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胃肠负担的增加使春节前后成为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大批“积食”的孩子涌向儿科门诊。其实,只要家长多注意孩子的生活方式,顺应冬春交接时的养生规律,宝宝不仅可以安康过年,又能为开春打好健康的基础。

    中医称“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意思是说宝宝年幼,遇到喜好之食不能自控。若喂养过量或过食生冷油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致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升清降浊失调,乳食停滞不消而成积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滞”、“停食”等。病久会耗伤孩子的正气,甚至引起全身疾病。那么,如何让宝宝快乐健康地过年呢?

    饮食要“节”  春节往往和“大餐”联系在一起,鸡鸭鱼肉是餐桌上的常客,蔬菜往往成了稀缺货,这就违背了“多清淡少油腻”的健康饮食原则。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脾胃发育尚未完善,消化吸收功能也要比成人弱,吃多了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和肾脏的负担,出现积食等问题。家长要给孩子每餐准备“爱心菜”,包括绿叶蔬菜、块茎瓜果、豆类等。

    另外,春节期间每家每户几乎都是零食摆满桌,平时对零食严格控制的家长此时也会放松警惕,给孩子来个大解放。其实,过节期间让宝宝适量吃零食,感受一下节日的欢乐即可,切不可过食、贪食,甚至用零食代替正餐。巧克力、蜜饯、糖果、肉脯、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等,热量过高,营养价值少,多吃无益。对于婴幼儿,吃果冻、干果等小零食也潜藏着危险,家长一定要在节日期间加强看护,避免异物卡喉的悲剧。

    作息要“节”  春节,很多地方都有守岁的习俗,有些人甚至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地上网、打牌、玩游戏、唱卡拉OK;还有些人平时工作繁忙,趁此机会大肆补觉,整日昏昏沉沉。家长的这些不良作息往往会影响孩子,扰乱孩子正常的生物钟,破坏了身体的健康,从而引发疾病。

    劳逸要“节”  亲子旅游是近年的热点。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愉悦心情,丰富生活,带着孩子旅行,行程安排要以轻松舒适为原则,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太过劳累。要随着当地的寒温增减衣物,避免水土不服。另外,注意旅途中的饮食卫生,在正规的餐厅就餐,尽量不吃“路边摊”,注意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勤洗手,以防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