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健康小知识

2020-09-273183

老年人往往会有多种基础疾病,所以多重用药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

1、老年多重用药不当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

降低疗效:如用茶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可能影响某种药的代谢,从而降低药效,如绿茶会影响吉非替尼的疗效

增加不良反应:服用2种及以上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如苯二氮类、抗抑郁药)的患者跌倒风险升高2.37

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同时服用时会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从而影响疗效,增加医疗费用。

2、老年人有时候会出现记不清用药的情况如何解决?

方法一

列出详细的用药清单,标明所有用药的剂量、服药时间、服药方式(不同的药物服用方法也有所区别,如整片服用、口服、舌下含服、咀嚼服药等),每日晨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用药

方法二

将所有药物应用方法写于该药品包装盒上,所有药物按照每日用药时间顺序依次摆于桌面,手机拍照留存。

二种方法不仅便于按时用药,避免疏漏,同时便于门诊复诊时医师迅速掌握病情给予药物调整。最后,定期检查家中的药品,注意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过期药品不可使用;也要注意特殊药品的保存。

3、老年人常见用药误区及避免措施

擅自加药:久病成医,盲目地按照上次的经验给自己开药治疗,或擅自加大药量,不一定有效,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擅自减药:有些老年人会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对药品的副作用惶惶不安,有的会自行减量。

自行停药:例如高血压的老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后,血压正常了,就自行停药,血压又升高了继续服药,

自行续药:某种药物效果特别好,会对这种药物情有独钟,自己经常反复使用。

随意补药:错过服药时间,想起来就立刻补服。

看指标用药:自行对检验结果,进行用药。

过期药不扔:老年人勤俭持家,觉得过期药扔掉非常浪费,舍不得扔掉。

避免措施:无论是加药、减药、停药还是继续用药应咨询医生进行调整。当药物漏服时,也是需要咨询医生,遵医嘱折行,当药物较多或者常有漏服,需要给自己设定闹钟,提醒服药时间;定期清理家中药物储存柜或箱,将过期药物投放到药店或者医院的“过期药物回收箱”中。

4、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顿服∶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

空腹服∶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

饭前服∶指进餐前30分钟服

饭时服∶指吃饭时和食物一起服

饭后服∶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药

睡前服∶指睡前15-30分钟服

必要时服∶指急病发作时服

特殊时间服∶指按医生要求的时间服

服药时宜用200-300毫升温白开水送服。切忌不用水干吞,以免药物(尤其是胶囊剂)黏附于食管壁而造成食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