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2021-10-151577

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显著的全身中毒症状,伴相对较轻的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曾引起5次世界大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

二、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随咳嗽、打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3、 人易感性  普遍易感。

4、 流行特征  流感常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流行往往沿交通线传播,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农村扩散。流行以冬春季节为多。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强调卧床休息和支持治疗。

2.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药物,,酌情选用安乃近、苯巴比妥钠等。

3.抗生素的应用  应积极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

4.抗病毒治疗  应早期用药。

(1)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甲胺: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2)奥司他韦(达菲):可抑制病毒复制。

(3)利巴韦林(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不良反应少。

(4)中草药:中草药治疗流感的方法较多,效果较好。如金银花、连翘、黄芪等已证实可以提升免疫力兼杀灭病毒和细菌。

四、隔离措施

当疑为流感暴发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报告。按呼吸道隔离要求,隔离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隔离期避免外出,如外出需戴口罩。

五、健康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流感流行时应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尤其是室内活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2.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可获得60%~90%的保护效果。接种应在每年流感流行前的秋季进行,应使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其中,老人、儿童、免疫抑制的病人以及易出现并发症者,是流感疫苗最合适的接种对象。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最好推迟接种。对疫苗中成分或鸡蛋过敏者、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严重过敏体质者禁忌接种。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3.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病人减少病毒传播,室内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病人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衣物、手帕等可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或阳光下暴晒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