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一类药物,它们可以杀灭细菌真菌或抑制细菌真菌生长。我们说的抗生素、抗菌素指的就是“抗菌药物”,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红霉素等等。
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我们切记不可滥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 抗菌药物≠万能药。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或真菌发挥杀菌抑菌作用,对病毒无用,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尚能见效,不要随意更换、随意停药,否则容易诱导细菌耐药,最后产生超级耐药菌
② 我们不该做什么:不随便购买抗菌药物,不自行选药,不任意服药,不随意停药。自行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容易造成机体菌群失调,诱发其它疾病,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 青霉素过敏,还可以使用抗生素吗?
青霉素过敏,情况分很多种,大部分可能只是青霉素皮试阳性,基于复杂的临床情况以及存在皮试假阳性的结果,我们需要分情况讨论:
① 如果是高敏体质或曾经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为了保障安全一般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② 如果只是皮疹等常见不良反应,则可通过常规头孢皮试来选择合适的头孢药物。
2、 妊娠期使用抗生素需注意什么?
妊娠期使用抗菌药物主要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使用的药物要尽可能在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前提下缓解母体疾病。
妊娠期可以使用的抗生素:
① 青霉素类,该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由于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对人体毒性最小
②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相似,且过敏反应率低
③ 红霉素、阿奇霉素
④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妊娠期避免应用的抗生素:
① 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该药物容易透过胎盘,脐血浓度明显升高,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危害,孕妇禁用或慎用
② 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容易透过胎盘、乳汁,为致畸药物
3、 儿童使用抗生素需注意什么?
儿童使用抗生素需注意以下几类药物:
①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该类药物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儿童应避免应用;
② 四环素类药物可导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避免用于8岁以下儿童 ;
③ 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该类药物对骨骼发育可产生不良影响,尽量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
4、 头孢代数越强抗菌效果越好吗?
提到头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都见过甚至都服用过头孢类药物。头孢类药物的种类众多,比如说头孢克肟、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诞生至今,逐渐从一代头孢发展到了二代、三代、四代及五代头孢,而它们之间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不是简单的代数越高,抗菌效果就越好!
总结来看,各代头孢的抗菌谱的偏好会有所不同,抗菌的强弱也不同,对于肾毒性来说,随着头孢代数的增加,肾毒性逐渐减弱。
5、 为什么阿奇霉素需要吃三天停四天?真得敢停吗?
有时候宝宝去医院就医时,医生会叮嘱:阿奇霉素吃3天后停药4天。这时,家长心中可能会有疑惑,停药后是否会加重病情?
其实,阿奇霉素停药后体内还会有药物残留。阿奇霉素是一个半衰期特别长的药物,也就是说在体内停留时间比较久,从而发挥作用的时间也越长。另外,阿奇霉素能广泛分布在体内组织中,这就相当于药物在人体内建立一个大仓库。当血液里的药物慢慢排出减少时,仓库里的药物又可以释放出来发挥作用。而且,血液里的阿奇霉素还可以被吞噬细胞摄取,并带到感染部位,然后在感染部位释放出药物,极大的提高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
以上就解释了为什么阿奇霉素可以在服用3天后,即使停药4天,这4天内也会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的原因。当然,比如病情较重,在服用3天后,也可以继续服用,最多可以服用7天。所以具体还是要听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用药的安排。
6、 抗生素越贵越好吗?
很显然,抗生素不是越贵越好。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抗生素,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抗生素的种类很多,而每一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也不尽相同。
对于同一种抗生素,比如有几块钱的阿莫西林也有十几块钱的阿莫西林,这是根据不同生产厂家决定的,由于原料药、制作工艺、人工成本、研发成本的差异导致了价格的差距。
因此,对于不同的抗生素,抗菌效果并不能简单的以价格来衡量,药品并非越贵越好,而是应该针对哪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结合感染部位和个人的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没有最好的药,只有用得其所的药。
8、感冒发热可以用抗菌药物吗?
感冒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有时候也由于肠道病毒所致。病毒引起的感冒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免疫力,对症治疗即可痊愈。部分患者可在此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脓痰等,这时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抗生素没有直接退热的作用,发热也不一定都是有炎症,引起炎症的致病微生物不同,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也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不当,不但起不到消炎的作用,反而容易诱导细菌耐药,有很大副作用。不建议孩子发烧就盲目使用抗生素,弄清病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联合《健康报》社
2. 临床药理学/王怀良等主编.《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7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参考“药品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