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你的肠道谁守护?

2024-05-2913

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排毒器官,影响到机体免疫力、皮肤健康、精神状态等。因此,肠道又被专家称为“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肠胃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触目惊心:全球每年死于肠胃疾病的人数在1000万以上,中国有1/5的人口患有肠胃病,居世界首位。

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消化吸收器官:一个人一生肠道平均要处理65吨食物和饮料,相当于12头大象的重量,约99%的营养物质都是由肠道吸收。食物经过小肠内的消化作用,可以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

肠道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人体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日常饮食中,大多数营养物质都在小肠被吸收,而难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下移至直肠排出。如果不能按时排便,导致肠道内毒素与肠壁接触时间过长甚至被吸收进入人体,可能会引发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色素沉积等健康问题。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体液免疫的80%,细胞免疫的50%。因此,肠道称得上是身体免疫的主战场。同时,肠道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储菌库,肠道内寄居着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肠道菌群“训导”肠黏膜表面免疫系统的建立,也就是说,肠道菌群可以促进肠道发育,维持肠道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肠道菌群数量太少,那么肠黏膜免疫系统可能发育不全,其淋巴细胞数量少,功能低下,就容易感染。肠道菌群中某些菌增加或减少,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容易引发过敏,焦虑或抑郁,失眠,便秘,甚至自闭症或老年痴呆等各种问题。饮食对肠道菌群有很大影响,好的饮食可能具有改善疾病的作用。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压力会作用到胃肠道上,比如遇到考试或者紧急工作,很多人会吃不下或吃不香;恐惧的时候会有胃痉挛或腹泻,愤怒的时候会消化不良、胃部胀痛。肠道有很多神经,有跟大脑数量相当的神经细胞(1000亿个左右),使用跟大脑一样的各种神经递质,分散在整个消化道,因此肠道的神经网络系统也被称为肠脑或者第二大脑

人的七情六欲和爱恨情仇都跟肠道有密切的关系,肠道负责向大脑递送所需的95%5-羟色胺和50%的多巴胺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肠道发出的信号可抵达大脑很多不同的区域。在人类进化史上,肠脑对大脑的进化功不可没,至今仍为大脑持续不断提供能量和各类营养素,以及向大脑不断发送信号。

有益肠道健康的食物

富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便秘、腹泻等问题。日常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等乳品,有助于促进消化和肠道蠕动,保护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健康,同时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如同肠道里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燕麦、小米等粗杂粮,木耳、海带等菌藻类食物,胡萝卜、红薯等根茎类食物均富含膳食纤维。

有害肠道健康的食物

高盐食物吃盐过多,容易使胃肠道内形成高渗透压环境,使肠道内水分吸收困难,从而引起腹泻等肠道问题。

高脂肪食物长期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会减少体内有益菌的数量,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有害菌分泌的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会让人无精神、脸上长痘、肤色变差,以及出现危害人体健康的其他状况。

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含有的大量的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影响血糖稳定,同时还会干扰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进而波及肠道健康。

油炸食品食品高温油炸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并使食物变脆变硬容易划伤消化道。临床研究也证明,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大肠癌及胃癌的发病率升高3~5倍。

刺激性食物酒、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过于辛辣的食物等都会刺激肠道,引起肠胃黏膜损伤和肠胃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