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2 丨
1971 丨
11月1日晚,我院 “道德讲堂” 开讲,由原绍兴文理学院院长陈祖楠教授首讲 “心中有他人”。医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体党员、职工代表230余人聆听。
陈教授以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入题,道出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在于让社会成员人人都“心有他人”。他引经据典,从孔子的“夫子之道在于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大家季羡林对“什么是好人”的标准:“考虑人家比考虑自己多一点的人,就是好人”等等,讲述“心有他人”,即同情人、关爱人、帮助人,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根本原则,是道德的基础与标准,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与标准。正如 “人”字象征着互相支撑,人是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同时,“心有他人”作为道德建设的关键,可分为三个层次:如果做不到关爱人、帮助人,但如能尊重人、理解人也很不错,再退一步是至少不要去打扰人、妨碍人、给人添麻烦。低层次的“心有他人”也做不到,肯定会违纪犯规。低层次的“心有他人”是对所有人的普遍要求,如果人人能做到,社会不和谐因素就会大大减少。作为医务人员,“心有他人”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要更积极主动地去关爱患者,毫不犹豫地去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促进身心健康。
我院把开设“道德讲堂”活动作为构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类主题鲜明的活动,颂扬时代创新精神,激扬医务人员人文情怀,促进医院优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