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紧急避孕药:激素量大,伤害也大

2013-06-191633
紧急避孕药:激素量大,伤害也大
1年内使用不可超过3次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黄紫蓉教授来绍开讲座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女性提供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的咨询服务,降低人工流产率,市妇保院计划生育门诊于今年3月推出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AC),无微不至的呵护,使女人流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得到关怀与照顾,不再因人工流产而受到伤害,这项服务深受年轻女性朋友的欢迎。
6月13日,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主任黄紫蓉教授,应邀来院为计划生育科、妇科的医务人员授课。黄紫蓉教授作了主题为《流产后服务及避孕方法的选择》的专题讲座,从国内外人工流产现状与挑战、PAC服务项目进展、避孕方法的选择三个方便进行了业务指导;她指出中国每年约有800万到1300万例人工流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正确的避孕观念、避孕误区所造成。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流率接近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高于50%,未婚人流逐年上升,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伤害。究其原因,是我国高风险人群避孕知识的缺乏和医院医疗体系计划生育服务的滞后,这使得一些女性甚至将人流手术当作了一种避孕方式。事实上,人工流产手术对女性的生殖健康伤害极大,不仅包括如出血、感染、穿孔以及引发慢性盆腔炎等并发症,还会大大增加女性不孕的几率。有数据统计,在继发不孕患者中,就有88.2%曾有人工流产史。因此,让广大女性了解人流伤害,学会科学避孕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未来的重点,也是在全国推广PAC的意义所在。如何选择科学、合适的避孕方式,是女性乃至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
人流,生理心理皆伤害
研究发现,人工流产不仅会给女性带来生理伤害,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增加罪恶感,可能导致忧郁症,并在此后恐惧正常性生活。
黄教授表示,反复人流对女性生理上可以使月经量减少,子宫腔粘连,还会引起输卵管堵塞而不育;再次怀孕时,由于子宫内膜的损伤,“土壤”不肥沃,使胎盘种植位置降低,一方面给分娩带来大出血的风险,另一方面孕育宝宝时吸取营养不充分,影响胎儿发育。
安全期”,其实并不一定安全
虽然国内的放环率(宫内节育器)较高,占避孕人群的50%~70%,但是以育龄妇女居多;年轻人多选择容易得到的避孕套,但是往往不能坚持使用避孕套,导致避孕成功率下降。“如果每次坚持用、不反复用旧套、大小合适的话,避孕成功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安全期”指根据女性卵子在生殖道里存活的时间,推算出不受孕的一段时期,一般称作“前七后八”。专家表示,这种推算方法不科学,因为女性排卵受到年龄、情绪以及健康状态等因素影响,安全期避孕失败率高达25%到30%。
紧急避孕药,1年不能超过3次
黄教授说,在临床上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失败的女性最多。而且很多人一次性生活就吃一次避孕药,把紧急药当成了常规药。紧急避孕药激素量大,对人体伤害也很大,频繁服用会导致月经紊乱甚至不孕不育等。医生建议,1年内服用紧急避孕药不要超过3次,1个月不超过1次。如果反复吃,副作用较大,建议使用常规避孕药。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亿女性使用常规避孕药,欧美发达国家使用率达30%以上,我国的常规避孕药使用率仅2%左右。黄教授认为,这是对避孕药的认识误区所造成的,“有人认为避孕药都是不好的,将避孕药一棍子全部打死。其实,短效口服避孕药不同于紧急避孕药,是一种常规口服避孕方法。”现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妈富隆的避孕可靠性高达99.95%,与紧急避孕药不同,短效药剂量小,副作用小,停药后即可怀孕。
因为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天天要吃,有人认为长期服用会发胖,会生肿瘤。黄教授指出,口服避孕药研制过程谨慎,副反应小,而且还能调整月经周期、缓解痛经、治疗妇科疾病等,尤其适合35岁以下不吸烟的妇女。当然,服药前应先去医院咨询,40岁以上女性或者35岁以上吸烟的妇女,由于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慎用。
相关链接
何为PAC?
    流产后关爱(即Post-Abortion Care),简称PAC,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即通过一对一咨询和集体宣教,向前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