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研工作成绩斐然。由华凯、夏桂玉、张涛、寿列军主持的4项课题入选2015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及2015年度省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省部级课题立项数为历年之最。由陈雅飞主持的科研项目入选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由丁杰锋、曾艳主持的两项课题均获绍兴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有效实施缩短急诊剖宫产决定手术到胎儿娩出(DDI)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按照急诊剖宫产的紧急程度,分层、分类加强管理,制定各类急诊剖宫产DDI目标值,细化和完善医院急诊剖宫产术前准备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加强对医护人员产科业务及应急处理能力培训。项目实施后DDI时间明显缩短,Ⅰ类急诊剖宫产DDI时间最短仅14分钟,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所下降。
3.护理专题活动特色鲜明。开展“走进社区,牵手健康”公益活动,资深母婴护士进入家庭,为“坐月子”的妈妈带去产后康复和育婴指导;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妇保梦”活动,各护理单元为患者完成微心愿20余项。供应室“新型棉衣添温暖”、分娩室“新爸爸亲自为宝宝断脐”、产六科 ‘抚触’指导、急诊科“爱心志工队”活动、NICU早产儿健康讲堂、“走进妇保,走近分娩”等主题活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4.妇科四级腔镜技术进一步做深。开展腹腔镜下盆腔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残余宫颈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骶骨韧带高位悬吊术等高难新手术,妇科四级腔镜技术再上台阶。
5.深化药事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创新药品集中采购与定价机制试点工作;实行行政时间100%审方,门诊处方实行收费前审核,极大提高处方合格率和患者取药效率;改变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及时进行用药干预;实施激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使用规范及辅助用药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开展安全用药宣教及用药咨询活动,宣教5313人次;加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开展门急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的监测。医院获得浙江省医院处方管理优秀奖。
6.开设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PICU正式启用,成为我市首个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按照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规范和标准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运行以来,已救治患儿66人次,对提升医院危重患儿的救治能力发挥出重要作用。
7.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成立医院实验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项操作规程(SOP文件),切实做好室内与室间质控,达到实验室各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8.援疆工作扎实有效。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援助帮扶,与阿瓦提县妇幼保健院签署两院医疗合作协议。接受阿瓦提县选派的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来院进修。张霖医生出色完成援疆任务,创建阿苏克地区首个县级医院无陪护式新生儿科,荣获绍兴“最美医生”称号。
9.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成功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联合体单位;全市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年度考核获第三名;开展创建温州医科大学非直管附属医院、绍兴文理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基地认证等系列教学工作;在绍兴文理学院首届临床教师教学查房与病例讨论竞赛活动中何尧、史骁染医师分获一、二等奖。
10.对外宣传有声有色。借助市内外平面媒体、网络媒介等途径传播医院公益形象,扩大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开通“院长在线”服务平台,成为医院与社会、职工交流沟通的新途径;开通医院微信公众号,宣传医院动态、特色医疗、优质服务以及妇幼健康知识宣教。微信影响力指数占中国医院微信专科医院第4名。药剂科和临床药学室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微电影《重生》获得中国医院微电影节入围奖、省“医院好药师”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市“医院好药师”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市卫计委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