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全面两孩”时代,猴年第一波生育高峰来了

2016-11-252008

“全面两孩”时代,猴年第一波生育高峰来了,为此,市妇保院整合全院资源,优化门诊服务,加强急诊能力,保障分娩秩序

今年10554个“小猴子”在市妇保院顺利降生

  “快看,这是你家二小子!”近日,45岁的高龄产妇张女士在市妇保院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宝宝,这让医护人员和她的家人悬了两天的心放下了。

  自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的孕产妇数量显著增加,仅今年1~10月,医院分娩数达10554人,并处在持续攀升阶段。同时,据预测数据显示,“全面两孩”生育高峰今后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记者 潘秀玮 通讯员 沈宝根

  病人数井喷式增长 医院想着如何优化门诊服务

  昨天中午12:51,市妇保院B超市的候诊区域还有40~50位患者在等待超声检查,而B超室内,医生们继续拿着超声仪忙着,一旁的盒饭已经凉了。记者了解到,猴年以来,该院的门诊孕妇就诊量明显增加,产科门诊长期处在高速运转的状态。

  “今年以来,B超室每位医生都在加班加点,日人均要进行超声诊断100多人次,工作到下午1点钟以后是常有的事,午饭总是在做完最后一位病人后才吃的。”该院超声科主任解左平告诉记者,超负荷的工作量,让医生们的眼睛生涩,十之八九都患上颈椎病和干眼症。记者看到很多医生拿超声仪的右手都磨出了老茧,一天下来手根本抬不起来了,但为了病人,他们顾不上自己,在他们眼里,病人才是最重要的。

  该院鉴于病人数井喷式增长,适时对出诊医生充实调度,增加出诊医生数,并根据患者人流量灵活动态调度;扩建胎心监护室,增加血压仪、胎心监护仪等设备,让患者可以更快速地监测。为做好二胎妈妈的孕期保健,医院想病人所想,今年增设再生育门诊、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前来咨询的病人及家属络绎不绝……

  同时,为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医院构建网上预约、微信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自助预约、窗口预约等六位一体的预约挂号服务体系,同时将专家、普通门诊号源100%开放预约,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就诊时间。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单位,从8月份起试运行“诊间结算”,拓宽费用支付渠道,“看病付费一站搞定”,进一步简化就医付费环节,缩短就医时间,优化了医院服务流程,方便了患者就医。

  高龄二胎产妇骤增 医院全力保障孕产妇的安全

  35岁以上高龄孕产妇的增加,使出生缺陷、生育风险增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明显增加,导致孕妇难产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给该院带来了救治压力。前不久,该院就曾全力抢救一位胎盘早剥的产妇,仅用7分钟,把母婴俩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记者了解到,为了全力保障孕产妇的安全,该院建立了产科快速反应团队机制,自2015年开始,该团队开展了缩短急诊剖宫产决定手术到胎儿娩出(DDI)持续质量改进项目。至目前,已成功抢救危急重产孕妇近50例,为抢救母婴生命赢得了时间。

  同时,为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该院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完善急诊衔接制度、绿色通道制度、分区救治制度,逐步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缴费。该院还加强院内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急诊与临床科室间、危重患者与临床科室间无缝对接等。此外,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考核,全面提升各级人员的急危重症抢救及应急能力处置。

  一个夜班29个宝宝降生 值班助产士们忙完累趴了

  进入下半年,医院总的分娩量更加大了。11月上旬的一天,分娩室夜班责任助产士喻立娣说,当天晚上她们的接产婴儿数高达26人,据说创造了科室的夜分娩记录。可几天后,这个夜分娩记录被另一个责任助产士班所打破,一个晚上29个宝宝来到人间!值班助产士们忙完真的累趴了!

  为了新生命能平安顺利来到这个世界,助产士通常要守候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熬夜甚至通宵工作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三、四个产妇赶上一块要生的时候,人便忙得像个陀螺,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由于待产的产妇太多,助产士们走路都侧着走,但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她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母婴的健康。

  在分娩量增加情况下,如何让产妇安全生产让分娩室的汪惠琴主任和陈利敏护士长操尽了心,增加人员配备,及时调整排班模式,增强夜间力量,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发现和处置能力等一系列的举措及时而有效。今年5月医院开设了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提前对孕晚期妈妈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分娩指导,分娩过程早告知,给一些准妈妈尤其高龄妈妈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和精神支持,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分娩期,此举深受好评。

  高危新生患儿的头几天 是NICU的“临时爸妈”照料的

  走进NICU,耳边听到的是监护仪“滴滴”的轻响以及呼吸机“嗡嗡”低沉的声音,看到的是医生、护士们有条不紊穿梭忙碌的背影。

  “近年来,高龄产妇增多,早产儿发生率趋高,我们NICU工作量明显加重了。”该院NICU科的护士长胡丽珍告诉记者,这里平均每天住着近70个新生患儿,每月出院人次在260人以上,作为全市最大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这里收治的是绍兴地区大多数的早产儿、低体重儿以及一些高危感染的新生儿,因为这里有着全市最先进的新生儿救治医疗设备和最强的技术团队。

  为了当好高危患儿的“临时监护人”,更细心地呵护这些脆弱的小生命,NICU率先在全省推出“稚鸟归巢”计划,为早产儿模拟宫内环境,提供鸟巢护理,减少光线躁音刺激,使宝宝在后期发育中达到“最优化”。

  该院在全市率先开展PICC技术,减少对婴儿的操作创伤,为婴儿的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为使出院后的早产宝宝健康地成长,他们开展了早产儿妈妈课堂和热线咨询服务,持续提供照护经验和养育知识,帮助早产儿家长科学养育宝宝。

  这些白衣天使用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美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