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年龄大、压力大、习惯差都会影响伤害“小蝌蚪”

2017-05-262115

年龄大、压力大、习惯差都会影响伤害“小蝌蚪”
专家说,如今没有“小蝌蚪”也可以当上爸爸

  日前,一对夫妇给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送来了感谢信。原来夫妇俩,先前因丈夫曾在医院被确诊是“无精症”患者,导致婚后一直无法生育;该院男科医生开展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微创手术从睾丸或者附睾中提取精子,并进行冻存,同时通过促排卵治疗后获得其妻子卵子,夫妇去年5月通过“二代试管婴儿”辅助生育技术成功受孕。今年初,该夫妇成功生下一个7斤半的女孩,欢喜不已,来院感谢“送子天使”。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该院每天接待的门诊中,男性不育症就诊人数也在增加,且数据显示,引发不孕不育中,有男性因素造成的不育占到了50%。

  该院男科金海龙医生说,近年来,从门诊中发现,男性精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男性年龄增大,他们的生育能力逐渐下降,出现少精、弱精,无精症等比例越来越高。还有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抽烟酗酒,作息不规律,熬夜多;性生活不节制;生殖道感染;环境污染等,都是导致原本正常的男性出现继发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前不久一位刘先生同样因“无精症”困扰不已。刘先生的大儿子已经八九岁了,这次想怀“二胎”却发现患了“无精症”,需要做穿刺。刘先生说什么也不肯相信,明明第一胎很顺利,说明自己有生育能力的,怎么突然会是“无精”呢?脾气一上来,刘先生急了还吵着说要去验大儿子的DNA……

  “其实日常生活中,年龄大、压力大或者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等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人群也大量增加。”医生表示,查及“无精症”的病例,有些甚至是忽视了诸如尿道炎、前列腺炎、腮腺炎、结核病、疝气手术等而最终产生了“后遗症”。

  金海龙解释,“无精”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真的没有,还有一类是可能有发生输送梗阻,需要通过手术取精。对于梗阻性无精症,现在医学已经能通过显微输精管吻合术彻底解决了。这是一项最新显微外科技术,通过显微镜,将梗阻部分两头的管道连通,让精子顺利输出。除了梗阻性无精症外,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可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支持下,医生利用显微镜放大十多倍后,在患者睾丸中人工寻找精子,将符合标准的精子逐一取出,打入结合的卵子中,进行人工受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精液检查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1990年男性的精子密度约6600万个,到2014年男性的精子密度已下降到每毫升1500~2000万个,目前中国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已经降至2000万~4000万个,男性精子合格率不足30%。精子数量通常以千万计算,显微外科技术通过显微镜,在无精症患者体内,只要找到一个符合标准的精子,就有机会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达到生育的目的。

  金海龙表示,从目前看,男性不育问题中有一半以上可以通过显微外科手段解决,让原本需要借助试管婴儿的家庭,有相当一部分实现自然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