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孩子不长个,最好去医院评估一下 家长可以用这些方法助孩子长高

2019-05-102206

前些天,门诊来了一个身高159厘米的14岁男孩,他父亲身高175厘米、母亲身高158厘米,因孩子近半年身高无明显增长,父母带他来就诊。门诊骨龄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骨骺已完全闭合,身高已经长好了,孩子母亲当时就流泪了。

  家长询问绍兴市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副主任徐金亮,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帮助孩子长高一些,徐金亮只能安慰小朋友要好好学习,用才干来弥补身高的遗憾。

  据了解,我国有矮小儿童800多万。徐金亮解释,医学上,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通俗地讲,就是一百个同性别的同龄孩子排队,身高排在倒数最后三位的,就可以诊断为矮小症。

  导致孩子矮小的因素有哪些?徐金亮介绍:孩子身高,70%来自于父母的遗传,30%由后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包括营养因素,比如0-3岁婴幼儿阶段,若出现营养方面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孩子身高;疾病因素,比如得了慢性疾病(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等)、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生长激素缺乏等)等。除此之外,孩子的运动、睡眠、心理状况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孩子生长缓慢。

  有一个身高遗传公式,大家可以参考: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6.5

  徐金亮强调,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长不高”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将孩子带到小儿内分泌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哪些做法可以帮助孩子长高?徐金亮建议,首先,孩子要有均衡营养的膳食配比,做到平衡膳食、荤素搭配,保证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另外,经常吃洋快餐、喝碳酸饮料等,不仅会导致孩子肥胖,而且会刺激发育提前,从而影响身高。其次,疾病会影响身高。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激素缺乏症等可以通过激素替代补充治疗改善身高;哮喘、慢性腹泻等原发病治疗好了,身高也会增长。第三,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特别是要多做纵向运动,多去户外晒太阳。对于婴幼儿,不要求做特定的运动,可以带宝宝们多去户外晒晒太阳,做些户外运动;对于学龄期儿童,建议多做纵向运动,比如跳绳、摸高、球类运动和游泳等。此外,高质量的睡眠对孩子非常重要。夜间11点至凌晨3点,当孩子进入深睡眠状态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长高。此外,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也有利于孩子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