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入关键期!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暖人心扉的战疫故事,今天的主角是三位奔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白衣天使,她们的背后还有一个个并肩作战的后援团......
夫妻前后方共战“疫”
余亚君: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一病区护士长、驰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医院护理团队队长。
2月9日7点42分。余亚君接到医院领导的电话,告知将派她驰援武汉。10点50分集结出发。
“有困难吗?”
“没有。”
余亚君不假思索地回答。搁下电话,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是激动?还是焦灼?“不,是坚定!”余亚君如是说。
春节前后,余亚君临时被抽调到医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触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的、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为安全起见,这个春节她主动将自己与家人隔离。

余亚君是驰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市妇保院护理团队队长,全面负责时段舱内135个患者的护理治疗、预检分诊、进出舱院感管控、舱内外物资的准备调配等工作。她还要照顾好同行姐妹们的工作生活等等。方舱医院里多是轻症患者,对他们的医治,除了药物外,更多需要的是疏导和慰籍。
“现在,最放心不下是儿子,他上初三,马上中考了,而我无暇顾及他了,幸好有他爸爸在。”余亚君在电话里说。
李丰:余亚君的丈夫,是东湖街道郦家埭完全小学老师。

妻子奔赴武汉后,他担起了家里的全部事务,还配合学校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他还以党员身份志愿参加镜湖新区界树坊小区预检岗的工作,守护小区居民的健康。
妻在武汉战“疫”,夫在绍兴防“疫”,夫妻并肩战斗,在当地成为美谈。
父女兵战“疫”齐上阵
俞伟燕: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室副护士长、驰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护理团队成员。
大年二十八,俞伟燕整理行李,准备回老家上虞岭南过年。第二天,她收到单位通知要加班抗击疫情。
1月25日,正月初一,医院开始招募志愿者,俞伟燕报名参加医院临时组建的定点观察病区,随时准备为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提供分娩服务。她还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2月9日,她受组织选派参加绍兴市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立即出征武汉。

她打电话告知母亲这一消息,一听说要去武汉,电话那头便没了声音,隐隐听到了抽泣的声音,电话断了。随后,她的父亲来电,“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医治病人。”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交代。
“万一传染怎么办?我也彷徨也害怕?我是不是非去不可?我应该去,因为我是高年资的,适合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俞服明:俞伟燕的父亲,是上虞区龙山村村委老干部。

“女儿在武汉一线救治患者,我也帮不上忙,值守卡口是我应该做的。”俞伟燕的父亲俞服明是一名老党员,担任过多年的上虞区龙山村村委主任。今年春节期间,他加入卡口执勤队伍,日夜轮班值守上虞岭南区龙山村夹山卡口,为进村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母子同心加油“战”疫
丁红燕: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七病区护理组长、驰援武汉黄陂方舱医院的护理团队成员。
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1月26日,她向医院请战去驰援武汉。她担心他们夫妇同在市妇保院工作,又有两个孩子,恐怕领导不考虑她,特意再发短信向领导请战,“有需要去驰援武汉的话,我愿意第一个报名,我们全家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此时,她的丈夫就在身边,以赞许的目光深情地看着妻子。

正月初五,医院成立疫情定点观察病区。她刚刚上完白班,接到电话通知她临时被抽调过去上夜班。原来医院收治的一名有流行病学史的产妇即将生产。产妇患有糖尿病、胎盘前置,生产有风险,她过去帮忙。产妇一产下婴儿,丁红燕他们又忙着给这位产妇做“新冠肺炎”的各项检测。结束已经是半夜了,丁红燕合衣躺下。没过多久,定点观察病区又来了一位有流行病学史的产妇,这位产妇在生产中突然发现胎心减弱,丁红燕又赶紧起来帮助。
鉴于丁红燕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月9日,她被选派参加绍兴市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征武汉!
小小周:丁红燕的儿子,小学二年级学生。

2月16日,他给妈妈写了一封感人的信。信是写在信纸上,端端正正的。小小年纪的他很懂事,向妈妈汇报家里的情况都好,让妈妈放心。
“作业都能按时做完,还能自己洗碗、洗袜子啦!请妈妈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小妹妹最近会唱《小星星》和《小白兔白又白》,可棒了!他每天下午都在问:‘妈妈回来了吗?’”
“听大人说武汉病人很多,你们一穿上防护服就不能脱下来,那一定很辛苦吧。妈妈千万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等你平安回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
在此,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可爱天使”们,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你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