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3个月大的小楠突然大声哭叫、面部通红,怎样抱哄喂奶都不能停止哭闹的情况。家长很紧张,焦虑地等到天亮后赶紧带着宝宝来到市妇保院急诊科就诊。急诊医生询问病史及查体后初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肠绞痛,经过处理,孩子症状缓解了。
“肠道内的气体一般来源于婴儿喝奶时咽下的空气及消化道内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健康婴儿肠道内经过正常消化过程,均能重新吸收或部分排出。部分婴儿由于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胃肠蠕动功能比较差或乳糖不耐受,会出现肠胀气的症状。”市妇保院小儿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殷国锋介绍,肠绞痛常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无缘由的哭闹加起来超过1-3小时,每周哭闹超过3天,至少持续1周,而又无任何其他异常情况时,即可认为是婴儿肠绞痛。大约有40%的婴儿会经历肠绞痛,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往往在宝宝6月龄后自行缓解。
如何缓解肠胀气、肠绞痛?首先,喂奶以按需顺应喂养为主。每个孩子胃口大小和消化功能都不相同,喂养时应顺应孩子的消化功能,不要刻板地按时喂养。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才喂奶,因为宝宝饿久了,吸吮时过于急促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其次,喂完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头趴在妈妈肩膀上,用手掌呈空心状轻轻拍背,帮助排出吸入胃里的空气,直到宝宝打嗝,表示空气已经拍出来了。
殷国锋还教了小楠妈妈一些有效的手法——物理按摩排气。一是飞机抱:家长取站姿或坐位,让孩子俯卧,一侧手臂托住孩子两侧腋下,另一侧手从宝宝两腿中间向头侧托住宝宝腹部。二是趴一趴:让孩子俯卧位趴在床上或妈妈大腿上。三是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一般不建议在宝宝哭闹特别厉害的时候按摩,家长可以在孩子觉醒状态、情绪状态好时帮孩子顺时针方向揉肚子,促进肠道排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