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陈晓清 整理:记者 潘晓华
眼下的新疆,又进入一年一度瓜果飘香的季节。
作为今年初入疆的我市26名援疆人员,已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工作了半年多。他们在当地的工作生活如何?有何人生经历与感悟与我们分享?
绍兴市妇保院儿科医生陈晓清是6位援疆医疗人员中的一位。
压力
下午5点,按事先约定,连线陈晓清。震铃良久,接通后,话筒里传来呼吸机有节律的滴滴声和陈晓清冷静镇定的声音:“正在抢救,稍候联系。”
晚些再联系时,陈晓清的声音柔和了许多。不难感察,他工作与生活时的状态大相径庭。他说,这源于压力。“刚才你打来电话时,正好在抢救一个高处坠伤的孩子。孩子送到医院时情况危险,脑干出血,自主呼吸消失,经抢救,生命体征暂时趋于稳定。”
“可惜这里只有成人呼吸机,孩子病情危重又不适合转院,没办法,只能把气量调到最小,勉强给孩子使用了。”陈晓清在阿瓦提人民医院工作一段时间来,基本习惯了当地医院简易的设备和简单的检查项目,但这并非他的压力来源。
“绍兴市妇保院的工作节奏比这里快,虽然很忙,但压力不大。”到阿瓦提人民医院后,陈晓清接手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危重症患者或疑难杂症病人,因为在阿瓦提人民医院同事的眼里,“70后”的陈晓清就是“口里来的权威专家”。
阿瓦提人民医院是县二级甲等医院,共有200多位医护人员和200多张床位,在当地是最好的医院了。陈晓清所在的儿科有6位医生,考出执业证书的只有3人。在陈晓清的眼里,这所医院的设备和技术都不算很理想。
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等原因,重症肺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是当地孩子易患的危重疾病。重症肺炎的严重症状是呼吸和心力衰竭;细菌性痢疾的严重症状是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这些症状,若抢救不及时都有生命危险。送到医院的病孩,往往是病情已经拖得不能再拖了,这极大地考验着陈晓清的抢救水平。让陈晓清安慰的是,半年来,救活了很多危重病孩。
“有一个孩子因为肠炎重度脱水休克,送来医院时严重脱水、衰竭,皮肤揪起来都无法回弹了,家长及同事已经放弃抢救了。我作了最后努力,这个孩子最终抢救成功。”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可以感觉到,他有种成就感。
“这里有个维吾尔族孩子得了严重的类风湿,按理需要转上级专科医院治疗,但考虑到当地交通不便和经济等因素,我给浙江省儿童医院的同学打电话沟通治疗方案;遇到其他无法确诊的疑难杂症,我也会与绍兴市妇保院的前辈专家联系,探讨治疗方法,反正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治疗每位患者。”
作为援疆医生,陈晓清心中有种特别的神圣感与责任感。
适应
在少数民族人口占85%的阿瓦提县,汉族人陈晓清绝对算是“少数民族”。由于不通维吾尔语,陈晓清给维吾尔族病人诊疗得有翻译,同科室医生的阿木丽沙欣然承担了这个任务。
也因此机会,阿木丽沙从陈晓清那里“偷”得“拳头”最多。由于当地产科水平有限,不少产妇是在家生产,遇到难产时才送到医院,导致不少新生儿因窒息需要抢救。
为此,陈晓清专门给同科室和产科医生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术,阿木丽沙是最快掌握并运用这一技术的医生。阿木丽沙说,这是给陈晓清当翻译的好处,能够最直接地学习陈晓清的抢救技术。
“这里的人特别纯朴热情。”陈晓清说,给孩子医好了病,孩子的家长会带着水果或自制的奶制品来看望。
“他们那种自制的酸奶浓度很高,又不放糖,很酸很酸。对于他们来说是美味,但对于我来说,实在不习惯。在他们看来,把最好的东西送你,你一定得享用,要当着他们的面全都喝光了才是对他们的尊重。我只能硬着头皮,把送来的酸奶全都吞下去。有的患者家种杏子,摘下来后洗一大碗,端来要看着我全部吃光,他们才心满意足。”陈晓清常常被热心率真的病患而感动,并为他们改变着自己的饮食习惯。
同时,陈晓清也在努力改变着病患的习惯。他发现,经常有母亲给新生儿喂食咀嚼过的馕(一种烤饼)和羊尾油,这在当地是一种喂养习惯。但从医学上讲,新生儿无法消化这些食物,孩子会因为缺乏蛋白而体质变弱,或出现肠胃道疾病。陈晓清每看到一位母亲这样喂孩子,都会不厌其烦地讲一通育儿常识。
半年来,陈晓清与同事们、病患相处得非常融洽,但生活中还是有诸多的不适应:风沙、干燥、水质不好。陈晓清和所有的援疆人员一样,都出现过丘疹性寻麻疹。通俗地说,就是水土不服导致身上起疹子。
“被虫咬后,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陈晓清笑着说,“在医院值班室,经常会被跳蚤、臭虫咬,有些山区里来的孩子洗澡不太勤,难免有这种情况存在,适应了就好了。”
想家
瓜果飘香的八九月份,是新疆旅游的最佳季节。美丽的喀纳斯,神秘的吐鲁番,传奇的达坂城……陈晓清虽然在新疆已有半年多时间,由于工作繁忙和外出纪律,对于这些地方也只是心向往之罢了。
“哪儿都没有去过,除了下乡义诊,只去过一次阿克苏。”陈晓清说,生活是两点一线,医院和宿舍两头跑,经常是刚刚回了宿舍又被叫回医院抢救病人。
“文化娱乐生活不多,空下来挺想家的。9月份,我的孩子就读小学一年级了,我不在身边,老婆要辛苦了。”陈晓清心里挺感激单位的,“我的爱人也是市妇保院的护士,为了让我安心援疆,医院把我爱人的工作调成了全日班,以便照顾孩子。”
这半年来,让陈晓清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天和妻儿通话。因为新疆与浙江有两小时的时差,陈晓清下午的下班时间是8点,吃好饭就8点多了,赶紧回宿舍,和妻儿聊上一小会儿,孩子就要睡觉了,虽然每天时间不多,但这是陈晓清一天中的温馨时刻。
当地医院的同事发现陈晓清想家,在休息时间就约陈晓清去附近的水库烧烤。“他们能歌善舞,喜欢围成一圈又唱又跳,还拉着我跳新疆舞。”陈晓清说,“我已经学会跳新疆舞了。男士动作不多的,就模仿老鹰挥动翅膀。”陈晓清爽朗的笑声告诉我们,那里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冯洁对此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