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直流产?可能是你的身体在“排斥”宝宝

2025-06-1522

小薇(化名)第“胎停”流产了。前次,医生告诉她“可能是胚胎质量不好”,但这一次,她和丈夫做了全面检查,发现原因竟然是——她的免疫系统正在“攻击”自己的宝宝。  

这不是个例。约50%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但很多人直到多次“胎停”后才被确诊。你可能会听到:“胎停”不用管,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这是真的吗?注定无药可医治了吗?今天,我们就从免疫角度,揭开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隐秘真相。  

一、免疫系统:本该保护你,为何伤害胚胎

正常情况下,母体免疫系统会对胎儿“免疫豁免”——就像给胚胎一张“免死金牌”,避免被排斥。但以下情况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1.自身免疫攻击: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 

什么是APS?  

体内产生抗磷脂抗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切断胎盘供血,引发流产。  

 典型表现:

    - 孕早期反复流产(尤其≥10周)  

    - 孕中晚期胎死宫内  

    - 伴随血栓史(如下肢静脉血栓)  

最新诊断标准(2023年):

需满足1项临床标准(血管性血栓、病理妊娠 + 1项实验室指标(至少间隔12周发现2次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抗β2糖蛋白I抗体阳性)。  

关键治疗:

    - 国际指南一线方案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 + 小剂量阿司匹林。  

    - 严重病例可能需羟氯喹免疫球蛋白  

    2. 同种免疫排斥:NK细胞过高或Treg细胞不足

问题本质:

母体免疫系统误将胚胎当作“外来物”进行攻击,类似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关键指标:  

    -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过高→直接杀伤胚胎。  

    -调节性T细胞(Tregs)不足→无法抑制炎症攻击。  

争议与进展:  

    - 国内常用脂肪乳、环孢素调节免疫,但欧美指南认为证据不足。  

    - 新兴研究聚焦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免疫平衡(尚在试验阶段)。  

    二、免疫问题如何排查?

    必查项目清单  

    1. 抗磷脂抗体三项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

    2. NK细胞数量和活性(需生殖免疫专科评估)  

    3. 甲状腺抗体(TPOAb、TGAb)  

    4. 封闭抗体(APLA)(国内部分医院仍检测,但国际已淡化其意义)  

    三、免疫保胎方案:科学还是玄学?

    1. 国际指南明确有效的治疗  

    - 抗磷脂抗体阳性→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活产率可达70%-80%。  

    - 甲状腺抗体阳性→补充优甲乐(即使甲功正常)。  

    2. 国内常用但证据有限的方法  

    - 脂肪乳输液:可能降低外周血NK细胞活性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需个体化评估。  

    - 环孢素/强的松:仅推荐用于特定人群(如Th1/Th2细胞失衡NK细胞异常)。  

    3. 这些“保胎神药”要警惕!

    盲目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费用高(单次上万),仅少数人有效。  

    中药“万能调理”无循证依据,可能延误治疗。  

    四、给反复流产妈妈的建议

    1. 别自责:免疫问题是身体机制异常,不是你的错。  

    2. 找对医生:优先选择生殖免疫科复发性流产专病门诊  

    3. 理性看待“保胎”:避免过度治疗,但必要干预(如肝素)不可少。  

    4. 心理支持:焦虑会加重免疫紊乱,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亲爱的,如果你正在经历反复流产,请记住免疫问题可防可治。尽早排查、科学干预,许多妈妈最终都能成功抱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