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姐妹在早孕期B超检查时会发现有“宫腔积液”,网上一查,说有流产风险,于是如临大敌,异常紧张,不知所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宫腔积液是怎么回事?

1. 什么是早孕期宫腔积液?
早孕期宫腔积液就是B超检查发现宫腔内孕囊与子宫壁之间出现的三角形、新月形或者不规则形态的液性暗区。早孕期的宫腔积液一般就是指宫腔积血,也叫绒毛膜下血肿,通常由子宫壁滋养细胞部分剥离导致绒毛膜下出血所致。
2. 宫腔积液的原因和影响
宫腔积液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推测与孕期子宫蜕膜在增殖过程中母-胎界面血管破裂出血有关,可能与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血凝因素以及感染因素等相关。
宫腔积液按照出血面积(体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出血面积<孕囊面积的1/3;中型:出血面积为孕囊面积的1/3-2/3;重型: 出血面积>孕囊面积的2/3。
绒毛膜血肿多为母-胎界面的蜕膜血管破裂出血,并非胚胎本身出血,所以,一般不会对胚胎正常发育产生影响。但早孕期合并宫腔积液一般考虑有先兆流产的可能。宫腔积液的体积、孕周和积液部位与流产的风险密切相关。1、宫腔积液的体积越大,自然流产的风险越高。2、宫腔积液发生的孕周越小,自然流产的风险越大。3、发生在胎盘部位出血预后较差,宫腔底部的绒毛膜下出血比子宫下段自然流产风险大。
然而,即便存在此类血肿,也并不必然导致流产事件的发生。在超声检查确认胎心胎芽正常的情况下,约90%至96%的妊娠能够继续正常进行。
3. 发现宫腔积液应该怎么处理?

孕早期发现宫腔积液,一般根据宫腔积液的大小以及孕妈妈有无阴道流血、腹胀、腹痛情况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果积液小,无腹痛,无阴道流血,不建议卧床休息,可以正常日常活动,一般可以自行吸收或者经阴道排出而缩小,可以期待治疗,不必过度担心,关注积液体积的变化和胚胎的发育情况即可。
对于积液量较大,有阴道少量出血,首先会加强黄体支持,另外还可以联合中医药补肾固冲,止血安胎治疗。除了以上医疗措施外,同时建议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和动作,比如避免剧烈运动、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咳嗽等,饮食方面避免辛辣生冷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活血的食物,如桂圆、红枣等;同时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持续少量的阴道流血,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
如果积液大、腹痛、阴道鲜红色大量出血情况则建议住院保胎治疗,比如采取抑制宫缩、改善血液循环、止血、免疫调节、抗炎、中医药等综合治疗。如果的大量宫腔积液患者需排查胚胎畸形,并在保胎成功后强化产检监控。
总之,怀孕后发现宫腔积液既要重视,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只要宝宝发育正常,积液慢性吸收,一般预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