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是迎接新生命的重要阶段,科学备孕和孕早期的安全呵护,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实用的备孕知识和孕早期注意事项吧。
1.科学备孕,从“精准检查”开始
备孕不是简单的“顺其自然”,夫妻双方都应该重视,建议在孕前3~6个月进行孕前健康检查。
男性重点检查:精液分析评估精子的数量、活力和形态,性传播疾病检测排除艾滋、梅毒等感染,避免影响胚胎发育。
女性重点检查:优生五项(排查风疹、巨细胞等病毒感染,降低胎儿畸形的风险)、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胎儿发育和母体妊娠健康都有影响)、妇科超声(查看子宫、卵巢有无异常)、血常规和尿常规(了解基本身体状况)等。
特殊人群需关注:有家族病史或不良妊娠史的夫妻,建议进行遗传咨询,评估遗传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备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提前3-6个月调整用药,并注意观察控制指标。
2.疫苗与营养:提前打好“健康基础”
疫苗接种有讲究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和水痘疫苗均属于减毒活疫苗,应在怀孕前至少28天或产后接种。如果风疹检查结果为阴性,建议在孕前3个月接种风疹疫苗。水痘疫苗建议至少孕前2个月开始接种。
备孕夫妇若无乙肝保护抗体,特别是有乙肝感染风险的女性,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属于重组疫苗,备孕或孕期接种皆可。
流感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在备孕期和怀孕的任何阶段均可接种;减毒活疫苗不推荐孕期接种。
HPV疫苗建议孕前完成全程接种,如接种过程中发现怀孕,建议暂停接种,哺乳期后再补种剩余剂次。
营养素补充要精准
夫妻双方都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补铁防贫血,多吃红肉、动物血,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促进吸收;补碘使用加碘盐,每周吃1次海带/紫菜,助力胎儿大脑发育。
叶酸是备孕“刚需”,普通人群从孕前3个月开始到妊娠满3个月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有神经管畸形家族史、不良生育史的女性需要适当增加补充量,具体补充方案遵循医生指导。
3.早孕期,守护胚胎发育“敏感期”
孕6-8周:通过B超确认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看胎心胎芽,判断胚胎是否正常发育。
孕11-13周+6天:做NT检查和孕早期血清学筛查,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和胎儿鼻骨,结合血清学结果,初筛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错过时间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发育关键期注意事项
坚决戒烟禁酒,减少接触二手烟,以免引起发育异常。
避免接触有机溶剂,避免X光检查和高温环境(如桑拿),减少辐射和体温过高对胚胎的影响。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从每天快走30分钟开始吧)。
4.这些常见误区要避开
误区1:备孕时大量进补能提高受孕率?
错!过度肥胖会降低卵子和精子质量,还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均衡饮食,零食多选用酸奶、蓝莓、核桃等“绿灯食物”,避免吃生鱼、刺身(寄生虫风险)、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或软质奶酪(李斯特菌风险),酒精更是“零容忍”,任何剂量都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误区2:孕期打疫苗会伤害胎儿?
大部分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很安全,如流感、百白破、乙肝疫苗,能预防孕期感染,降低母婴风险。但如果孕前未接种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和水痘疫苗这类减毒活疫苗,孕期不建议接种。
误区3:孕吐越严重胎儿越健康?
不一定!轻微孕吐是正常妊娠反应,但如果吃不下喝不下,出现脱水、体重骤降,可能是“妊娠剧吐”,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纠正治疗。
孕育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旅程,备孕和孕早期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做好科学规划,给宝宝一个健康起点。如有特殊情况或疑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愿每个家庭都能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